1. <acronym id="1cjnm"></acronym>
      1. <i id="1cjnm"></i>
      2. <acronym id="1cjnm"><bdo id="1cjnm"></bdo></acronym>
      3. <b id="1cjnm"></b>

          岳陽網 >文化

          ?任福階 | 煦風拂面情更真——評徐載滿散文《麻布山巔 福地洞天》
          時間:2022-05-11 08:36:44 來源:岳陽日報全媒體采訪中心

          煦風拂面情更真

          ——評徐載滿散文《麻布山巔 福地洞天》

          任福階

          4月13日,岳陽日報新媒體采訪中心發表了徐載滿先生寫的散文新作《麻布山巔 福地洞天》。此文先后被人民日報《民生周刊》刊發,黨報頭條網、人民日報網“人民號”、今日頭條、新農村、生態頭條、新湖南、南方頭條等客戶端,湖南散文學會微刊、新浪網、搜狐網、國普網等多家網絡平臺和媒體轉發,不到一個月,除有黨報頭條客戶端瀏覽量過百一十萬人次外,獲得其它客戶端或網絡瀏覽量近九十萬人次的讀者點贊或轉發,讀者甚眾,點擊量高,好評不斷。拜讀數遍,細品回味,我甚覺此文如煦風拂面,情真意切;似酷暑甘泉,沁人心脾。

          感悟之一:貫古通今,字字珠璣“實”。

          作者從小在麻布大山長大,對其閉目全知。但為了寫好這篇作品,他埋首故紙文獻,挖掘歷史底蘊。文中引用光緒《巴陵縣志》:“麻布大仙廟在縣南三十里靈屋(霖霧)山,山有仙人下棋石,《道書》‘謂二十五洞天’。山中常見麻衣人采藥,就巖石立廟建之,祈禱胤應?!蓖宫F了麻布大山的神奇、蒼桑與隱秘。麻布大山、新墻河是抗日御敵的第一道防線,“就連當年敗退麻布大山的日寇軍官佐級隊長,后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,也百思不得其解。1972年,田中角榮來華訪問時,竟請周總理同意他來麻布大山打探究竟。日軍不斷輪換精銳,猛攻七年,撼山不動變成拉鋸戰?!边@是多么寶貴、鮮活和生動的情節呀!能搜到并恰當引用這個史料,已屬不易。因區劃調整,麻布大山由一縣變成兩縣區轄管,“使麻布大山‘一分為三’……兩地打造生態文旅都奇招迭出,暗自較勁……”

          作者談古說今,引經據典,字句實在;直面現狀,促人思考,像磁鐵般吸引讀者看下去。

          感悟之二:文采飛揚,謀篇布局“妙”。

          先賢文豪們追求“語不驚人誓不休”“文似看山不喜平”?!啊椴即笊侥媳毕虻纳蕉魏蜄|西向的山段逶迤似龍,相拱合抱鷹嘴山峰,定格出‘二龍戲珠’奇觀;往西北眺望,長江巨龍與形似鳳凰的洞庭湖交匯于城陵磯三江口,則呈現出‘龍鳳呈祥’景象。一陸一水,山為壽,水為福,龍為靈,仙為神,鳳凰為祥,互為呼應。再觀乎‘洞庭天下水,岳陽天下樓’古城巴陵勝狀,全國文明城市、衛生城市、旅游城市、宜居城市,湖南唯一通江達海及長江明珠城市,魚米之鄉,康福、富庶之地,難怪有傳,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,還有岳陽?!弊髡擢毦呓承?,畫龍點睛,如此描繪形容麻布大山、長江、洞庭湖,為其做好的注腳,尚未見過;“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”耳熟能詳,“還有岳陽”,押韻且幫助岳陽提升了大檔次?!啊嫔?、神石、秀水、繁花、幻云、幽洞’……麻布大山有四十八景,景景絕美……白云繚繞,霖迷霧罩,澗水潺潺,碧水蕩漾……還有二十五洞,洞洞神妙。血紅的杜鵑、似霞的桃花及雪白的李花梔子花相間,漫山遍野競相盛開,油茶花似金黃地毯鋪遍周圍山沖……”語言優美,寫景傳神;如此金句,俯拾即是,為文章增色不少。

          謀篇布局,好似堅固漂亮建筑的框架設計,非講究不可。該文“先抑”:寫麻布大山“既是一座非常普通的山,又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山”。作者少兒時在該山玩耍,沿著山路去求學。后去外地見不到此山,仍對它魂牽夢繞……“麻布大山雖然沒有張家界壁立千仞、鬼斧神工的奇觀,也沒有武當山佛道文化的著名”,接著“后揚”:“但有眾多歷史文化遺存,其精神意謂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?!庇幂^大篇幅描述該山絕美風景、遺址名勝、動人傳說、抗戰史料后,再次下“抑”:述說兩縣區發展生態文旅遇到的迷惘和瓶頸。最后又上“揚”:匯集了可行性建議?!靶缆勈欣镆褷款^,著手把麻布大山、新墻河風景名勝古跡等資源,納入了岳陽樓洞庭湖旅游度假區整體規劃……市縣區理當合心合力合為,把麻布大山創建成國家級森林公園……”這就打破了寫景、狀物、敘事容易陷入平鋪直敘、記流水賬的窠臼,使全文跌宕起伏,縱橫捭闔,穿插巧妙,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。

          感悟之三:經世濟民,以文佐政“高”。

          《抱樸子·審舉》謂:“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經世之器,覽九術而見范生懷治國之略?!苯浭罎?,這是我國古代圣賢的立世準則。作者行文,文如其人:明睿、開朗、包容、積極……從“千里修書為堵墻”,講到大陸、臺灣和外國,“何時能建成共贏局面或人類命運共同體?同理,統籌打造山水旅游共同體,實現雙贏或多贏……攜手相幫則興,分割相克則衰!”此乃全文的靈魂和核心!又千真萬確,使人深受啟迪。

          徐載滿先生在岳陽縣長大,曾供職于岳陽樓區,現在岳陽市工作。這篇4000余字的作品,字里行間,無不傾注了其對家鄉山水的深情眷戀,對父老鄉親的無比摯愛。他在疾呼:岳陽縣、岳陽樓區要借助鄉村振興的政策東風,合力發展“無煙工業”——生態文化旅游,致富當地村民。拳拳之心,天地可鑒!

          現在一些散文,為寫景狀物而寫景狀物,堆砌詞藻,華而不實;無病呻吟,云云亦云,或不知所云。徐載滿先生的這篇作品,厚重耐讀,清新入腦;洋溢美寫真,映現公仆情;頗具藝術功底,又有真知灼見。我想,可稱它為散文型的政論文,或政論文式的好散文。自創文體,別具一格,尤其難得。此類作品,當然是愈多愈好。如此,則為國家、人民之幸!

          (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,岳陽縣文聯一級主任科員,2001年被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湖南省人民滿意公仆”稱號)


          (編輯:江浩玉)
          中文字幕AV